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維生素是維持人體健康不可或缺的營養素,依據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的資料,維生素參與多種生理機能,如新陳代謝、免疫系統運作及細胞修復,如果缺乏了某些維生素,可能對健康造成嚴重影響。依據國民健康署106-109年「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」顯示,台灣部分民眾仍面臨維生素攝取不足的問題,特別是B群維生素與維生素D,這不僅會導致疲勞、免疫力下降,還會增加慢性疾病的風險。本篇文章將深入介紹維生素是什麼?維生素種類、功能,及維生素食物來源推薦,幫助你透過日常飲食補足維生素需求,預防缺乏症狀發生!
維生素是維持生理機能的重要有機化合物,無法由人體自行合成,必須透過飲食攝取。維生素參與能量代謝、免疫系統、細胞修復等關鍵功能。
維生素是一群多樣的微量營養素,依照化合物特性主要分為水溶性與脂溶性兩大類,水溶性維生素如B群和維生素C,容易隨尿液排出,需每日補充;脂溶性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、D、E、K,則儲存在脂肪中,過量攝取可能導致毒性。每種維生素對人體發揮不同的功效,如維生素A維護視力、維生素C提升免疫力、維生素D促進鈣吸收。若飲食不均衡可能導致缺乏症狀,保持均衡飲食以確保充足的維生素攝取非常重要!
維生素在人體內的作用有很多種形式,例如B群維生素負責能量代謝,幫助將食物轉換為能量;維生素C具抗氧化性,有助於增強免疫力和促進傷口癒合;維生素D促進骨骼健康,協助鈣質吸收;而維生素A則維持視力及皮膚健康;維生素E可保護細胞免受自由基損害,維生素K則參與血液凝固過程。維持各種維生素的平衡攝取,能有效避免缺乏相關營養而導致的健康問題,如疲勞、骨質疏鬆或免疫力下降。
維生素分為水溶性和脂溶性兩大類,接下來將介紹這2類維生素的對人體的幫助。
為了攝取足夠的維生素,日常飲食應包括多樣化的蔬菜、水果、穀物和蛋白質來源。水溶性維生素主要來自新鮮水果和蔬菜,脂溶性維生素則多存在於高脂肪的食物,如魚油和乳製品,維持均衡飲食才能有效避免缺乏症狀。
以下是維生素功能表,列出了常見維生素的種類、健康功效、每日攝取量以及補充方式:
維生素 | 種類 | 對人體幫助 | 每日攝取量 | 補充方式 |
維生素A | 脂溶性 | 維持視力、促進皮膚健康、增強免疫力 | 700-900 µg | 紅蘿蔔、牛肝、蛋黃、深綠色蔬菜 |
維生素B1 (硫胺素) | 水溶性 | 幫助能量代謝、促進神經系統運作 | 1.1-1.2 mg | 全穀類、瘦肉、豆類 |
維生素B2 (核黃素) | 水溶性 | 維持皮膚及視力健康、促進能量代謝 | 1.1-1.3 mg | 牛奶、蛋、全穀類 |
維生素B3 (菸鹼酸) | 水溶性 | 促進血液循環、維持神經健康 | 14-16 mg | 肉類、魚類、全穀類 |
維生素B5 (泛酸) | 水溶性 | 幫助脂肪及蛋白質代謝 | 5 mg | 堅果、豆類、雞蛋 |
維生素B6 | 水溶性 | 改善免疫力、促進紅血球生成 | 1.3-1.7 mg | 魚肉、香蕉、土豆 |
維生素B7 (生物素) | 水溶性 | 維護皮膚、頭髮和指甲健康 | 30 µg | 蛋黃、酵母、堅果 |
維生素B9 (葉酸) | 水溶性 | 促進細胞生成、減少胎兒神經管缺陷 | 400 µg | 綠葉蔬菜、豆類 |
維生素B12 | 水溶性 | 維護神經健康、促進紅血球生成 | 2.4 µg | 動物肝臟、乳製品 |
維生素C | 水溶性 | 增強免疫力、促進膠原蛋白生成 | 75-90 mg | 柑橘類水果、奇異果、草莓、番茄、青椒 |
維生素D | 脂溶性 | 促進鈣吸收、維持骨骼健康 | 600-800 IU | 魚肝油、鮭魚、乳製品、雞蛋 |
維生素E | 脂溶性 | 抗氧化,保護細胞免受自由基傷害 | 15 mg | 堅果、葵花籽油、橄欖油、酪梨 |
維生素K | 脂溶性 | 幫助血液凝固、維護骨骼健康 | 90-120 µg | 綠葉蔬菜、植物油、納豆、泡菜、乳酪 |
補充方式提醒
缺乏不同維生素會引發各種健康問題。例如,維生素A不足可能導致夜盲症及皮膚乾燥;維生素B群缺乏會引發疲勞、食慾不振及神經系統障礙,如麻木或抑鬱;維生素C不足會降低免疫力並引發牙齦出血及壞血病。缺乏維生素D可能導致骨質疏鬆,而維生素E不足會引起肌肉無力和神經功能障礙。若缺乏維生素K,則容易出現出血不止的情況。維生素存於多種食物中,只要飲食均衡及多元化,一般都能獲取足夠的維生素,避免營養不足造成的健康風險!
延伸閱讀:
吃鈣要加維生素D3嗎?解析日常補充鈣質的3個常見問題
吃鎂應該怎麼吃?缺鎂症狀、補充方式與3大注意事項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