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營養均衡是現代多數人的飲食原則,除了維他命C、D之外,礦物質的補充也是很重要的一環,其中「鎂」作為大家比較不熟悉的礦物質,不僅容易被忽略,更讓人常疑惑吃鎂究竟該怎麼吃。本篇文章將帶大家從缺鎂症狀開始瞭解起,認識吃鎂對於人體的重要性以及常見的補充方式,最後還要透過3個常見的吃鎂QA,提醒大家在補充時的注意事項。
鎂(Mg)作為人體的必需營養素之一,不僅是維持醣類的正常代謝的幫手,更對於骨骼正常發育以及維持心臟、肌肉、神經的正常功能有幫助,可說是維持身體正常代謝機能的基本營養素。不過根據我國衛生福利部公布之「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:106~109年」調查報告顯示,台灣人在礦物質的攝取中「鎂」是相對不足的,尤其以13~44歲的青少年/成年男女性有較為明顯的不足,此年齡區段中,每人每日攝取的鎂僅達到建議值的7成左右。
如同上述到的,鎂有助於骨骼與牙齒的正常發育。有助於維持醣類的正常代謝。有助於心臟、肌肉及神經的正常功能。有助於身體正常代謝。因此若是缺乏鎂,則可能出現以下症狀:
發生噁心嘔吐的不適感
肌肉容易抽筋
食慾不振不想進食
明顯感到疲勞、病懨懨的
晝夜節律混亂、睡不著
若想要補充鎂營養素,一般可以透過食物與保健食品進行,以下將為大家進行更詳細的說明:
食物名稱 |
每100公克中的含鎂量(mg) |
杏仁果 |
275 |
烘烤黑豆 |
206 |
菠菜葉 |
141 |
鷹嘴豆 |
117 |
文蛤 |
47 |
地瓜葉 |
35 |
虱目魚 |
33 |
香蕉 |
24 |
綠皮酪梨 |
19 |
茼蒿 |
16 |
(以上營養值參考:衛福部食藥署-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新版,提醒大家切勿大量且單一地食用特定種類食物,日常飲食應該秉持多元、均衡且適量的原則,如此一來才是維持營養補給的理想方式。) |
鎂錠即為除了含鎂食物之外,多數人最常選擇的吃鎂方式,透過鎂保健食品的食用,補足所需的營養素。提醒大家,在吃鎂錠的同時應先詳閱產品的食用說明,不宜過量補充,選擇可信賴的產品與品牌,必要時應與醫師討論食用的相關建議。
目前市面上也有許多飲用水,特地加入了鎂,也就是所謂的「鎂水」,讓大眾可以更方便地做好營養補給,大家可以根據自身的補充習慣與喜好進行選擇。
除了知道用哪些方式補充之外,何時吃也是大家相當關注的重點。原則上,鎂並無特定的補充時機,只要記得每日定時且適量補充即可。以食物作為的鎂來源,就是每日用餐時補充;而保健食品類的鎂,則可以依照個人習慣進行安排(例如:晚餐後)。若本身正服用其他藥物,請務必要與醫師進行溝通,遵照醫囑進行補充。
根據我國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於2022年增訂的「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-第八版」中提及,鎂的每日建議攝取上限如下:
提醒大家表格資訊僅供參考,最新資訊請依照政府部門公告為主,若有任何疑慮,應尋求專業門診與醫師的協助。
鎂若是過量攝取,有可能會發生噁心不適、倦怠無力、嘔吐、腹瀉等症狀。不過值得注意的是,我們從日常生活飲食中攝取的鎂營養素,都不至於會達到過量甚至是造成副作用產生的地步,因此若平時皆是以食材作為鎂的攝取來源(如上文提及的含鎂食物清單),則可不必過度擔心,只要注意其他營養的攝取均衡即可。
若主要的鎂來源為額外的保健食品補充(如鎂水、鎂錠、含鎂產品等),則需注意不可超量,參考產品背後的食用說明與衛福部的攝取量建議,必要時諮詢專業醫師的意見與指引。
透過今天的文章,你是否也對於鎂與其食用注意事項有了更多的認識?若想瞭解更多生活健康資訊,歡迎參考延伸閱讀。
延伸閱讀: